原标题:“十四五”以来,云南教育事业通过“六个新”实现全面提质 “双减”课后服务覆盖率100%
记者从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获悉,“十四五”以来,云南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六个新”实现全面提质。
立德树人有新变化。“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实施中小学生“壮苗行动”,保障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新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薄弱学校当“编外校长”,累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6万余个,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85%;“双减”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5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20万人口以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实行中职兜底招生,2024年录取人数增加3.8万人,初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的学生大幅减少。
教育改革和保障水平有新提升。出台教育综合改革18条措施,连续7年实施本科专业综合评价,高校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专业从61.19%下降到8.16%;2025年新高考平稳落地,全省新增3所本科高校、10所职业院校,高等教育实现16个州(市)全覆盖;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超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人才支撑有新突破。新设置本科专业近80%为理工农医类急需专业,新增2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2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成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省份,高校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连续4年稳中有升。
师资队伍有新成效。在省级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1000名专项编制用于教育帮扶,选派984名优秀教师、校长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24所中学。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选派6000多名音体美专业师生到45个县实习支教。
辐射中心建设有新进展。建设15个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开齐南亚东南亚国家15种官方语言本科专业。在滇高校外国留学生达1.28万人。建设50所示范性“国门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