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警”联动 共守平安 瑞丽边境管理大队团结边境派出所巧解城中村治理难题
在瑞丽边境管理大队团结边境派出所的辖区内,有一片烟火气浓郁的城中村:出租屋与商铺鳞次栉比,清晨的叫卖、午间的忙碌、傍晚归家的人群……然而,这份热闹背后,也曾隐藏着不少治理难点:流动人口信息不清,消防设施形同虚设,邻里摩擦时有发生。民警常常应接不暇,一桩警情尚未处理完毕,新的呼叫又响起。
转变,始于团结边境派出所推出的一项新机制——“允茂义警工作站”的成立。一批出租屋房东、商铺店主和热心居民踊跃加入,成为义警。在一次日常巡查中,该所副所长何文华为义警代表王哥佩戴上闪烁红蓝光芒的肩灯。青色制服背后,“瑞丽义警”的字样格外醒目——一支具有“双标识”的平安守护队悄然成型。民警与义警结为搭档,将平安送至每家每户。
“双警”协作的核心,在于扎实的“一日三巡”,而信息采集正是义警的重要职责。
天微亮,民警江长凯与义警王哥就已手持“一标三实”登记表穿行于巷弄:“张姐,新租客登记了吗?信息得及时更新,漏了错了的我们一并修正。”“李叔,灭火器过期了,我帮你记下,安全台账也要同步。”午间商户繁忙,“双警”逐一排查消防通道,提醒清理占道物品。傍晚人流如织,他们边巡逻边开展防范宣传:“最近有没有生人晃悠?”“小心‘三无’产品推销,可能是骗局。”民警懂政策,义警通人情,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夯实“一标三实”基础信息,而且提前消除诸多安全隐患。
除日常巡防,“双警”还建立起“矛盾化解三层梯”机制,实现分类处理、精准调解。如遇刘姨与陈叔抢晒被子这类邻里小摩擦,义警王哥搬个板凳坐下来劝道:“刘姨,陈叔被子晒得低,不挡光;陈叔,你也体谅一下,刘姨刚洗的怕沾灰。”三言两语,便化解紧张气氛。这类简易纠纷,义警凭借人熟地熟的优势,往往第一时间便能调处。截至目前,他们已协助民警和社区成功化解纠纷18起。涉及租金争议、家庭矛盾等较为复杂的情形,则由民警主动介入,依法说理、明晰责任;对无证经营、堵塞消防通道等棘手问题,派出所会联合市监、消防救援等部门“组团上门”,既提出整改要求,也提供合规支持。
民警是“专业的盾”,义警是“温暖的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一次次真诚的沟通。治安警情稳步下降,平安正逐渐成为这片街区的底色。“警服蓝+义警青+肩灯暖”,交织成一道温暖而稳固的风景,细细地将心安与温情,融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本报记者 杨子庄 通讯员 章欣怡 王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