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新闻 >> 正文
宛城检察节能降耗提升办案质效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2日 03:49:38  来源: 法治日报

原标题:宛城检察节能降耗提升办案质效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张婷

“现在通过指挥中心的数据分析平台,能实时调取辖区内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还能直接连线省、市院专家会商,这起非法排污案的关键证据用时3小时就固定了!”10月1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检察院新建成的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王峰带领办案团队顺利完成了一起跨区域污染案件的证据研判。

这起非法排污案关键证据的固定,得益于宛城区检察院以办案区改造为切入点的一体化保障升级。在河南省检察院开展的全省检察机关政务保障提质增效工作中,宛城区检察院坚持“低碳环保、节约优先”理念,通过一体化保障筑基、“431”工作法赋能、智慧楼宇建设提质,将节能降耗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让政务保障从“后台支撑”变为“前台赋能”,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公益诉讼案件涉及面广、证据固定难,以前,调取跨部门数据需要跑多个单位,如今指挥中心一键联通环保、水利等部门数据库,效率成倍提升。这是一体化保障的精准发力。”王峰说。

宛城区检察院通过节能降耗,将累计节省的财政资金首先投入办案区升级,除建成集数据分析、指挥协调于一体的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外,还升级了数字化讯(询)问室、新增7套同步录音录像设备,解决了“讯问设备卡顿”“远程会商不畅”等问题。

为避免设备闲置浪费,宛城区检察院为办公电脑、执法记录仪等固定资产贴上RFID(射频识别)标签,实现资产管理向“智慧化”转型,实施动态追踪、智能调配,在升级的办公楼中央空调智能调控系统中,统一规定所有办公室空调的温度上下限及开关时间,避免“空转耗能”,能耗较升级前约降低15%。同时建立“按需申领、用完即还”的办案装备使用机制,装备使用率提升30%,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

“公益诉讼指挥中心的高效运转,离不开‘431’智慧节能工作法的系统支撑。这套涵盖‘四大节能举措、三项精细化管理、一批绿色阵地’的工作模式,将节能要求贯穿政务保障全流程,为检察业务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资源支持。”宛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郭潜说。

宛城区检察院在指挥中心、档案室等办公区域推广节能感应灯具,在走廊等公共区域安装红外感应装置,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年度照明能耗较往年下降约18%。同时,全面改造节水器具,安装智能水表,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5.8%。

“三项精细化管理融入办案日常,我们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建立办案耗材按需申领机制;配备双面打印机并设置默认双面打印模式,纸张浪费减少约4万张;推行办案垃圾分类处理,对涉密案卷碎纸统一回收,既保障信息安全,又实现资源再利用。”副检察长康作法说。

如今,宛城区检察院建成了一批绿色阵地,除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外,还打造了数字档案室、“全电”厨房等绿色阵地,在办案区设置节能宣传角,张贴“办案结束及时关闭设备”“远程会商替代现场会议”等小贴士,让节能理念融入办案中的每一个环节。

“节能降耗不是单纯的成本控制,而是通过资源最优配置提升办案质效。我们将持续深化节能与业务的融合创新,以更高质效的政务保障服务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郭潜说。(赵红旗 张婷)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