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之光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天平之光 >> 正文
漾濞法院法护非遗匠心 共守文化根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09:47:00  来源: 云南法制报

原标题:漾濞法院法护非遗匠心 共守文化根脉

今年5月,大理“爱情马拉松”已成功举办至第三届。漾濞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周建啸以跑者身份参加赛事。当看到数千名跑者踩着轻快的步伐出发时,他长吁一口气:“幸好这场赛事没有因两年前的商标纠纷搁置。”

时间回到2023年, B公司筹备的“爱情马拉松”赛事已进入倒计时,却突然收到A公司的侵权警告。作为“爱情马拉松”商标的注册权人,A公司认为B公司在赛事中使用该字样侵犯其商标权,要求赔偿。案件交到周建啸手中后,他翻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目光最终停留在第五十九条第一款:“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而“爱情”描述的是赛事的情感内涵,而非其商业来源。周建啸认为,B公司的使用是描述性的、善意的,并非攀附商誉。法院最终判决:不侵权。

在大理,知识产权纠纷总绕不开“文化”二字。瓦猫是屹立于大理白族民居屋脊的神兽,寓意镇宅纳福;扎染则是白族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两者结合的瓦猫布艺制品,不仅是游客青睐的手工艺品,而且是本地群众的生计来源。

当原告杜某某手持一张在贵州省版权局登记的“扎染布艺瓦猫”图片版权证书回到大理起诉本地多家销售类似瓦猫布艺的商户时,“谁才是非遗的主人”这一本就不需要过多思考的问题却让本地传承人傻了眼。案件到了周建啸手中,他第一时间明确审理方向:“知识产权保护的是创新,不是垄断;守护的是非遗传承,不是个人独占。”杜某某试图通过单一图片的版权登记,将千年非遗“据为己有”,显然违背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初衷。最终,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作品须具备独创性”的核心要件,驳回杜某某的诉讼请求,守住大理千年传统文化的“根”。自2022年5月起,漾濞县人民法院被指定集中管辖大理州内标的额10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截至目前,该院已受理相关案件近900件,结案率达94%以上。

“既要依法保护原创,激励创新,也要防止权利滥用,打击‘版权流氓’和‘商标囤积’……”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漾濞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继松坚定地认为,法律是对权利主体和侵权主体的平等保护,既不能让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也不让知识产权成为“恶意维权”的幌子。

为强化边疆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合力,2023年6月,大理大学法学院与漾濞县人民法院携手共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工作站,正式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审、学、研”一体化。

“清晰的裁判导向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关沱茶集团监事会主席的话说出当地企业的心声。曾经,下关沱茶深受商标仿冒、工艺侵权困扰,如今有了法院的公正判决作保障,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工艺研发。“再也不用分心应对仿冒纠纷,能安心把‘大理味道’做下去。”

“确认不侵权”是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让大理这片文旅沃土形成更多“新名片”;判决驳回是守住文化根脉、斩断权利滥用的牟利链条……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漾濞县人民法院始终踩着本地发展的节拍,既不让合法权益在“怕侵权”的犹豫里受损,也不让文化根脉在“被垄断”的危机里断裂。(肖思宇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