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新闻 >> 正文
解纷“终点站” 服务“桥头堡”广西强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10:00:45  来源: 法治日报

原标题:解纷“终点站” 服务“桥头堡”广西强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这仅是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处理中枢平台,我们还在全市、县(区)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设有中心及工作站,让群众遇到问题有地方‘找个说法’,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综治中心,北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邹荣川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服务等重点,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经过不懈努力,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工作体系日趋完善,综治中心成为多元解纷“终点站”、为民服务“桥头堡”,有效拓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提升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2024年,广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29%。

建强阵地 群众诉求有地方办

“这里就像个‘超市’,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窗口,有矛盾纠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调解室。”在浦北县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市民陈先生连连称赞。

走进场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浦北县综治中心,办公环境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指示清晰。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疏导……这里提供的每项民生服务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线图”犹如“商品”一般,供群众挑选。

“现在的综治中心已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指挥部’,群众的急难愁盼、矛盾纠纷、安全生产隐患等,随时可以通过平安浦北App等进行反映,综治中心在数据收集、信息比对的基础上经过研判,及时将问题推送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村屯限期处理。”浦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柏介绍说。

近年来,广西各级综治中心积极整合资源和力量,创新“接待大厅+类案调解室”功能分区模式,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员室、心理咨询服务室、分析研判室,倾力打造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按照“有机构编制、有固定场所、有配套制度、有职责职能、有经费保障、有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原则,全区14个地级市和111个县(市、区)都建有综治中心,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达800人以上的145个安置区单独设立综治中心,确保综治中心有地方、有条件实战运行。

2024年,全区依托各级综治中心排查矛盾纠纷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办理行政复议事项1.52万件、法律援助案件5.23万余件、仲裁案件3.89万件。

智慧赋能 群众诉求能便捷办

在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上,广西注重改革创新、数字赋能,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智慧手段。

今年1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正式实施,为广西各级综治中心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综治中心要有‘一盘棋’意识,抓好矛盾纠纷调处闭环。”崇左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黄肖梅表示,崇左市、县、乡、村四级“一站式”综治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100%建成并投入使用。部分沿边乡镇还组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专班,为客商、边民和涉外人员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对简易矛盾纠纷、复杂矛盾纠纷、疑难矛盾纠纷实行“三级调处”,推动矛盾纠纷“清仓见底”。

北海市各级综治中心融合“AI技术+调解”模式,建立“发现登记—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分流交办—化解处置—动态管理—跟踪回访”矛盾纠纷闭环办理机制。2024年,北海全市线上线下排查矛盾纠纷26304起,闭环联动化解24799起,办结“骨头案”“钉子案”1219件,实现部门联动2060次。

只有预防到位,才能防止矛盾纠纷累积和爆发。

广西坚持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建立群众诉求表达线下办理通道和信息化平台载体,搭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的直达直办信息平台,推进各类诉求直诉直办、即诉即办、限时办理,先后推出“营商广西·桂在便利”、信访诉求“一县一码”等一批“不打烊”诉求表达平台,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处办。

广西各级综治中心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理念,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教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访前,确保矛盾纠纷排得出、接得住、调得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强化保障 群众有困难合力办

乡镇综治中心虽小,却事关千家万户。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去年12月的一天,家住贵港市港北区的小良独自外出玩耍时迷路走失。贵港市公安局湛江派出所民警巡逻时发现,小孩无法说清父母和家庭相关信息,民警立即联动综治网格群,在网格民警、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的共同努力下,孩子被顺利送回家中。

近年来,贵港市创新推行综治网格与警务网格双格融合机制,将社区警务深度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中,打造双格融合共治体系,实现网格治理专群结合、优势互补、减负提质。

“基层工作往往是‘多网’并立,‘网格+警格’双格融合模式,有效解决了各类治安难题。”贵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覃雨露介绍说,“双格融合有效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实现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与警格民警‘懂法、懂防范、懂治理’优势互补。”

同时,广西各地还不断强化力量保障,拓宽调解员选聘渠道,聘请退休政法干警及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兼职调解员,挖掘本地热心公益、善于调解的“田秀才”“土专家”充实调解队伍,全区1.8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解决了5300万名群众的法律所需。

全区各地综治中心强化法院、检察院、公安和司法行政等政法力量统筹,在做好诉讼服务、检察服务、法治宣传的同时,调动心理咨询服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合力解决群众诉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马 艳 尚永江)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