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接孩子方便多了,也不用绕几圈跑老远去停车。”近日,在开远市泸江小学门口,正等待孩子放学的一位家长说道。
此前,为缓解泸江小学路口停车难题,开远市公安局及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多次实地走访寻求解决办法。如今,在泸江小学对面,一块近3000平方米的临街凹型用地已变身“便民停车场”。
据悉,开远市坚持以“因地制宜、一校一策”为核心,盘活空间资源、优化停车布局,成功缓解多所主干道沿线校园门口的拥堵,用精细化治理为校园周边交通“松绑”,为师生安全、市民出行保驾护航。泸江小学对面的用地本归属红河供电局,为盘活这片闲置空间,开远市公安局及市公安局交管大队领导多次登门协商,提出将用地改建为公共停车场的设想。红河供电局收到协调函后迅速响应,无偿让出该地块用于公共停车场建设。现在,改建工程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这个能同时容纳近80辆汽车、100余辆摩托车的停车场从根源缓解了接送学生车辆拥堵的问题,用政企协作的暖心之举,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写下了生动注脚。
“小朋友,注意看车,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近日一早,从凤凰小学门口传来一声声护学民警的暖心提醒。此前,在凤凰小学围墙两侧长期存在“一边断头路闲置、一边空地未规划”的问题,每到学生上下学时段,接送车辆便扎堆停靠于此,不仅杂乱无序堵塞通道,还给学生通行造成安全隐患。为唤醒这些“沉睡”的空间资源,开远市公安局交管部门主动牵头,联合自然资源、城乡建设等相关单位开展多轮实地勘察,反复优化改造方案。在城乡建设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最终将断头路与闲置地块统筹整合,升级改造为功能完善的规范停车场。
开远市灵泉小学与第五中学坐落于灵泉西路西端主干道旁,上下学时段,接送车辆随意停靠,主干道沦为“临时停车场”,学生在车流中穿行风险隐患大。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开远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提出“疏堵结合”方案,建议学校在高峰时段开放后门分流学生,从源头减轻主干道压力;同时协调城建部门,在学校后门周边路段增画临时停车泊位,最大限度满足家长停车需求,且在接送时段实行免费停放政策。
从盘活闲置地块到增画便民泊位,开远市以精准治理不仅破解了城区校园周边“停车难、秩序乱”的民生痛点,还规范了交通秩序,守护学生平安出行。 开交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