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新闻 >> 正文
一瓣“云花”一瓣法 守护云南通海锦绣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16:46:09  来源: 云南网

  在滇中南腹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海静卧于山城田湖之间。这里不仅是云南鲜切花的主产区之一,更因古时“礼乐止讼”的佳话而被誉为“礼乐名邦”。“花”与“法”在此地交织共生,已有数百年渊源。

  清乾隆年间,通海县令朱阳上任3年不见有人来打官司。为一探究竟,他行至北街,发现有几位老人“常驻”街口调解纠纷,经常双方怒气冲冲而来,走时矛盾烟消云散。朱阳将所见上报朝廷,获得认可后题下“礼乐名邦”4个大字。

  如今,这座千年古郡的迎春花街已有约600年的历史。穿越历史长河,当代司法力量正为这片土地上的“云花”产业注入新的守护力量。

  为云花产业注入精准法律服务

  午后,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大棚里花开正艳。厂区内,工人们正熟练地分装新鲜采摘的玫瑰,准备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我虽没有案件到法院起诉过,但与法院的接触却不少。”该公司副总经理胡丽琴接着说,法官会到合作社、花企、基地走访,了解花企和花农的法律需求,召开花卉、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产业相关的联席会,指导花卉协会调解等,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花卉案件有其特殊性。”胡丽琴告诉记者,花卉价格一直在波动,财产损害的认定比较困难。有些矛盾如果用起诉的方式解决,等待的时间里,可能还会造成损失的扩大。协会熟悉技术问题,加上法院指导,调解起来更有底气,也更便捷。

  在她看来,走访和联席会对花卉产业的发展很重要。“我们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近20个,另有27个正在申报。新品种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若得不到保护,将严重影响研发积极性。法院主动走访指导,让我们更有信心和热情。”

  记者了解到,联席会还将常见的买卖合同、运输纠纷、劳务用工等风险点进行研判提示,通海法院正计划把几个农产品协会列入特邀调解组织,以期更快化解矛盾。

  前移司法关口化解花卉纠纷

  “花农、花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种植、研发到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容易引发矛盾纠纷。”通海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陆加才说,花卉产业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可能会面临证据收集与认定困难、专业技术问题查明复杂、举证责任分配争议、法律适用存在难度、赔偿数额难确定等。

  在一起花卉种植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两位老人放水泡田,意外冲走邻田进水口堵塞物,导致花农的洋桔梗被淹。由于花卉损失认定专业性强,产量、品质、价格波动大,且难以鉴定。为平等保护双方,法官反复现场勘验,走访技术人员和花商,才使纠纷得以化解。

  “案件办理过程中,虽然法官力争既保护花卉种植户的损失得到适当赔偿,又避免矛盾升级。但这个过程确实是比较费时费力。”陆加才说。

  为此,他们将司法职能前移,助力基层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构建了“一站两中心”机制,即诉源治理工作站+诉讼对接中心、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治理工作站以引进驻院特邀调解组织来运行。2025年7月,里山乡巡回审判点正式挂牌运行,集中审理涉盆景、食用花卉类案件。

  让法治宣传融入日常

  普法宣传,也是通海法院“司法护花”的另一亮点。“在迎春花街上,法院开展趣味性的普法宣传活动人气特别旺,我们路过几次都挤满了人。”这让胡丽琴印象深刻。

  2024年通海县迎春花街期间,通海法院将学法、普法搬到了花街上,1万多道法律知识、通海文化相关题目被抢答一空,实现有效传播1万余次。与此同时,通海法院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普法短视频,聚焦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间借贷、担保、电信诈骗、农产品买卖、土地违法等,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

  另外,通海法院将法治与人文历史和环境资源有机结合,打造“法·通海”互动普法及法治文化特色宣传品牌,形成特色普法产品,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护航通海山水与产业共生

  通海之美,在于“礼乐名邦”的法治文化底蕴,也在于秀山、古城、田园、杞麓湖的自然馈赠。通海法院前移司法服务关口,与地方重点产业发展、产业调整相结合,构建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除了审慎办理环境资源案件,他们还开展杞麓湖环湖全覆盖法治宣传,举办趣味法治游园活动,创作以杞麓湖与田园为主题的法治文创产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体验司法保护成效。

  “守护通海山长青、水长绿、花长开,是我们在做的事,也是未来要继续努力做好、用心做好的事。”陆加才说。

  从历史深处的“礼乐止讼”,到今天的“司法护花”,通海法院通过前移服务关口、创新工作方式,构建起与花卉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让“花”与“法”在这片土地上并蒂花开,共同守护着通海的锦绣芳华。

  云南网记者 夏方海

责任编辑:沐贞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