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宁:人民法庭绘就新时代善治图景






本报记者 严怡娜 文/图
新时代新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以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结合“强基工程”,指导全省法院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一幅幅新时代“枫桥经验”善治图景在辽沈大地徐徐展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从“3﹢2﹢4”的家事解纷实践到护航乡村全面振兴,再到传承红色基因深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秋时节,凌海市人民法院大凌河人民法庭、新民市人民法院大民屯人民法庭、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塔山人民法庭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成为辽沈大地一道亮丽风景。
图①:大凌河法庭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大锦村联合调解一起合同纠纷。
图②:大凌河法庭法官到兰家村普法。
图③:大民屯法庭法官走访蔬菜交易大厅,解答商户法律问题。
大凌河法庭:解开家事“千千结”
“飞起来了,妈妈你看风筝飞啦!”视频中,一家三口正在放风筝,当看到这一温馨画面时,离婚纠纷中的何某绷紧的脸终于和缓下来。
播放“幸福微课堂”视频是辽宁省凌海市人民法院大凌河人民法庭以沉浸式调解方式调动当事人情绪共鸣的有效手段,也是法庭打造“家事审判品牌”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凌河法庭作为家事审判专业化法庭,积极打造“3﹢2﹢4”家事审判品牌,2024年1月至2025年9月底,审结家事案件1029件,调撤率达85.7%,有效维护了辖区婚姻家庭关系平等、和睦、文明,辖区兰家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王某离婚后看到前夫日子红火,心理失衡,两次到法庭以财产分割等事由起诉。前夫李某愤怒之余也以财产纠纷为由反诉王某。夫妻二人涉及3起民事和执行案件。
大凌河法庭建立财产清单和回访清单,积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最终将这3起案件“一揽子”化解。
“这些年,因为家庭原因,我的成绩受到严重影响,是法官让我的父母能够和谐相处,我的高考也很顺利。”两人的孩子小李在回访中对法官感激不已。
“针对家事纠纷起因多样、矛盾复杂等特点,我们建立了‘四张清单’机制,同时,积极为当事人搭建沟通桥梁。”大凌河法庭庭长陈烈介绍。
在大凌河法庭,家事法官们面对情感撕裂、抚养权争夺等纠纷,立足“三项机制”纾心解困。一是落实审判团队专业化机制。法庭配备3名审判经验丰富的女法官,同时聘用4名具有婚恋服务、专业心理咨询特长的人民调解员,形成合力。二是审判方式“清单化”机制。创建关系清单、财产清单、帮教清单和回访清单,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受家暴妇女、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在修复家庭关系中再助力。三是审判研讨“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研讨分析、走访调研等活动。
小宇是非婚生子,父亲几度入狱,母亲伤心绝望离家出走。年迈的爷爷眼看孩子越来越自闭,自己也日渐年迈无力抚养,来到法庭求助。
可当法官多方找到其母李某后,她却拒绝和小宇见面。“法官,不是我心狠,我生活也不容易……”已经另组家庭的李某哭诉着。为了保障孩子的权益,法官与民政、妇联等部门共同开展调解并进行帮扶,最终李某同意抚养小宇。当小宇声音颤动着喊了一声“妈妈”,与母亲紧紧相拥而泣时,在场人无不动容。
家事审判作为司法体系中最具人文关怀的领域,需要修复家庭关系、保护困难群众。大凌河法庭聚焦维护婚姻家庭稳定,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人民调解平台”,引入心理疏导、多元调解等柔性手段,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
悬挂国徽、张贴横幅、摆设桌椅……不到20分钟,村委会就变身临时法庭。
“我这心里堵得慌啊!几十年了,我把他当亲儿子待,谁知老头子一走,他就跟我翻脸……”法庭上,常大妈满头白发显得格外刺眼。
常大妈在丈夫刘某病逝后,因遗产分割问题与继子产生纠纷,最终对簿公堂。
庭审现场,法官将在讲明法理后,重点向当事人讲解“和为贵”“孝亲敬老”的事理,并联系社区居委会、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逐一析法辨明权属,最终妥善化解纠纷,在场乡亲们纷纷为法官点赞。
近年来,大凌河法庭坚持“夕阳红守护”反诈宣传、“护苗行动”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幸福家庭微课堂”庭前调解、“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四维普法”,近万件家事纠纷得以化解。
大民屯法庭:守护“菜丰鱼跃”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法院大民屯人民法庭管辖大民屯镇、前当堡镇等5个乡镇的一审民商事案件。辖区是东北重要的蔬菜产销对接集散地,也是北方淡水鱼销售的重要集散地。“菜丰鱼跃”的富强图景背后,是司法护航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力量。
近年来,大民屯法庭构建解纷网络“抓前端”、服务涉农主体“治未病”。2024年1月至2025年9月,大民屯法庭结案3325件,开展巡回审判75次,前端化解矛盾纠纷1370余件。
大民屯白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借势发展了一批酸菜深加工企业。因货款未付,一家酸菜生产经营企业将电商公司告上法庭,电商公司则对交付的部分货品质量提出质疑。
立案后,法官宋军开展先行调解,向村干部、人民调解员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在此基础上释法说理,帮助双方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纠纷。“酸菜是咱这儿的特色产业,电商是销售的重要渠道。咱们把心放在中间,理顺矛盾、分清责任,建好合作关系,一起把大民屯的酸菜品牌做大做强!”宋军耐心地说。
调解成功后,大民屯法庭联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协调商超、电商平台拓宽产品销路。
“许多村干部也是产业带头人,说话分量重,联动解纷能事半功倍。”庭长高旭回忆,一起苦苣买卖纠纷中,原、被告犟上了,法庭用“巧”劲儿,联合村干部共同化解纠纷,双方最终各让一步,实现双赢。
大民屯法庭积极构建立体解纷网络,与辖区5个乡镇、72个行政村建立纠纷联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村治保主任﹢驻站法官”﹢“村委会﹢法庭”﹢“人民调解员﹢速裁法官”三维立体解纷网络,并于2021年建立了辽宁首家驻村工作站。
目前,大民屯法庭与辖区5个乡镇政府联合开展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工作,促进建成“无讼村”25个,其中后大河泡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前当堡镇鲜鱼批发市场内,贩鱼户们三五闲聊:“天儿热,吃得多,排得多,细菌多”“就得盯紧鱼塘,有病就晚了!”
养鱼得“治未病”,审案子也一样。
今年,前当堡镇贩鱼户马老板很头疼。他通过中间人饲料厂老板老陈向胡台镇养鱼户杨老板买了70多万元的鱼。付了款,却被杨老板告上法庭——老陈携款跑了。法官来到养鱼户中间,广泛走访了解当地养鱼户、饲料商、贩鱼户的交易习惯,明确案件双方的责任争议点,最终作出公正裁决。
这种情况在当地时有发生,案件暴露了农户常用的交易手段粗放,存在货款分离、以微信对话及转账为交易凭证等风险。案后,法官们走进多个交易场所以案普法,重点提示农户、商户建立书面合同、规范交易凭证、避免通过中间人进行货款分离交易等。
近年来,大民屯法庭深度调研走访,收集整理问题,建立经营风险重点关注主体名录,开展涉农经营隐患排查,制定了《涉企帮扶100问》,为经营主体提供建议方案30条,有效防范大宗农产品交易风险。此外,法庭还抓住每一次巡回审判机会,庭后宣讲重点涉农经营案例,以案说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集体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为了防控违规占用集体土地问题,大民屯法庭向当地政府发出《违规占用集体土地风险防控预案》,为新民市化解该类土地纠纷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治理样板。
2024年,大民屯法庭案例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典型案例,这份守护“菜丰鱼跃”的司法为民经验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再添生动注脚。
塔山法庭:塔山精神引领护企优商
晨曦映照下,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塔山人民法庭楼顶,“塔山精神薪火相传”八个大字熠熠生辉。77年前那场气壮山河的塔山阻击战,淬炼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今,这座集服务保障城区、工业园区、金融领域于一身的融合型法庭,正将“塔山精神”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为区域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服务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顾全大局的应有之义。
塔山法庭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理念,办理涉企案件时,严格落实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机制要求。“决不能因为办理一个案件搞垮一个企业。”塔山法庭庭长苏晴表示。
2024年,塔山法庭受理了涉及某城建公司的8起系列合同纠纷案件,案涉9家企业涉及多个行业。面对这一“连环案”,塔山法庭当即启动评估机制,组织法官深入葫芦岛打渔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全面了解企业情况,立足于最大限度挽救案涉企业、保住经营主体,并委派资深“红色调解员”李红升牵头调解。
李红升曾任塔山阻击战纪念馆馆长,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红人”。退休后,塔山法庭设立“老馆长心连心调解室”,邀请其驻庭调解。三年来,李红升以坚持党委领导、发挥人地两熟及自身威望两大优势等内容构成的“12345调解法”,已成功为塔山法庭调解230余起矛盾纠纷,为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基层和谐稳定贡献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调解”力量。
在城建公司系列案中,经法官指导,李红升组织双方调解十余次,促成全部案件达成调解协议。
葫芦岛打渔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闫华认为:“这一系列案件的圆满解决,不仅为陷入困境的企业争取了缓冲空间,也保障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多赢共赢。”
塔山法庭始终秉持顾全大局的塔山精神,2024年以来,共办理涉企案件156件,针对劳资纠纷、合同履约等12类高频风险,深入园区开展“法治体检”4次,提供法律咨询13次、预警5次,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消弭在诉前。
2022年,塔山法庭增加了集中审理连山区金融类案件的审判职能。按照全省法院实施品牌引领计划,近年来,塔山法庭逐渐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金融案件审理及金融纠纷调解特色,助力建设金融审判品牌。
庭长苏晴带领团队坚定“敢打必胜”信心,严守纪律红线,持续发挥金融案件专业审判优势,秉持善意文明审慎的司法理念,持续探索总结经验,积极推动金融风险化解处置。
据了解,2024年1月至今,塔山法庭已成功调解金融纠纷63件,涉案金额6.26亿元。
在某房地产公司与某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件中,塔山法庭组织银企双方多次调解,引导双方在案件审理阶段论证债权实现的可行性。双方在原有抵押物的基础上,增加部分新抵押房屋,最终8起案件全部调解结案,结案标的额8900万元。
塔山法庭作为塔山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忠实践行者,正持续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法治力量,谱写着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④:大民屯法庭法官根据庭审情况,庭审后立刻组织双方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图⑤:塔山法庭调解员成功调解一起合同纠纷。
图⑥:塔山法庭干警到打渔山工业园区某碳素企业调研。(严怡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