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新闻 >> 正文
村民告别长期飘来的臭味襄阳襄城:公益诉讼为民解忧获代表点赞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07:15:50  来源: 检察日报

原标题:村民告别长期飘来的臭味襄阳襄城:公益诉讼为民解忧获代表点赞

本报讯(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孙策 刘守业)“上次来,空气中还弥漫着明显的臭味。这次再来,臭味没有了,空气清新多了。”日前,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检察院开展的公益诉讼“回头看”现场,一位人大代表欣喜地说道。同行的人民监督员和听证员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说起这一转变,源于今年5月襄城区检察院收到的一条来自“益心为公”志愿者的线索:尹集乡白云村内有两家养殖场,与村民住宅仅一路之隔,因废弃物随意堆放、仅作简单遮盖,长期散发刺鼻气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虽经多次投诉,但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

收到线索后,襄城区检察院迅速响应,依法开展立案调查。经现场走访和无人机拍摄取证,检察官发现两家养殖场均存在粪便收集池长时间未清理、未覆盖、散发异味等问题。在走访有关部门后,检察官了解到两个养殖场建设较早,随着乡村发展,周边逐渐形成居民区,导致环境矛盾日益突出。

为妥善解决该问题,今年6月26日,襄城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等实地查看,发现现场气味较为刺鼻、养殖废弃物隐约可见。随后,该院与有关部门一同召开公开听证会。经过充分讨论,逐渐形成共识:既要解决污染问题,也要尊重养殖户经营实际,避免“一刀切”。听证会后,该院向乡政府、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三家单位制发磋商函,要求各方依法对尹集乡白云村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对辖区内的养殖场开展统一排查,对发现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依法及时处理。

一场多方协力的治理行动迅速展开。乡政府、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多次开展现场勘查,督促落实整改。两家养殖场共清理化粪池内积存废弃物约80吨,对池体底部及四周采用混凝土浇筑等措施进行防渗处理,加装抗压密封盖板,并增设除臭系统。后经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检测,养殖场周围异味较之前大幅度下降,目前已达到村民可接受水平。同时,行政机关举一反三,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督促养殖场(户)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系统。

在“回头看”当天,人大代表们并未止步于“看整改”。在得知经营户为回乡创业人员,因环保投入大量资金而面临蛋品销售压力后,人大代表主动询问销售情况,并当场联系商超,帮助推动解决销路难问题。“咱们这儿的鸡蛋品质不错,也有检测报告,看看能不能帮他们拓宽一下销售渠道?”短短几分钟,沟通顺利推进,商超方面表示愿意对接合作。在场的人纷纷为这一务实举措点赞。

“设施要常用,管理要跟上,品质也要保持。咱们一步步来。”检察官和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嘱咐经营户。“今天你们还现场帮我联系销路,我一定努力把养殖场做好,不辜负大家的帮助。”经营户感动地说。

“公益诉讼不是简单的‘一改了之’,而是要在法律框架下寻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最优解,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兼顾企业实际困难,通过疏堵结合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进。”襄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詹爱军表示,在这场“堵”与“疏”的平衡实践中,该院秉持务实创新的理念,探索更多兼具法治刚性与人本温度的解决方案。(戴小巍 孙策 刘守业)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