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份检察建议催生治理新链条
本报讯(记者张吟丰 通讯员李祖潇 杨沛)露天堆放的废机油桶、直排的含油废水……汽车维修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含有多种有毒有害化学成分,若处置不当极易渗透污染土壤、水体、大气。近期,在湖南省蓝山县检察院的监督下,实现了废机油归位、污水入管。同时,该院以“检察+”的共治模式,有效服务保障了蓝山县“无废城市”建设,共同担起保护“湘江源头”的生态重任。
2024年12月,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办案组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部分汽修企业存在对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办案组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可能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共性隐患。为精准筛查、提升监督效能,办案组运用汽修行业危险废物整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主动对接并调取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数据信息,对涉及汽修企业登记注册、维修备案、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等关键信息进行碰撞与智能比对分析,精准识别出辖区内40余家汽修企业存在未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备案、危险废物去向不明等违法线索。经实地调查核实,确认部分企业普遍存在废机油露天堆放、含油废水直排等情形,给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带来隐患。
如何破解监管难题,实现危险废物处置规范化?今年1月,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该院迅速启动磋商机制,协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检察机关推动环保、交通运输、公安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聚焦汽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的痛点、难点,共同制定汽修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化工作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分工并建立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府检联动”工作格局。
今年3月,该院依法向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随即,一场覆盖蓝山县汽修企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全面铺开。行政监管部门协同发力,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截至8月初,辖区内已有61家需备案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完成备案,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企业录入数成倍增长。对排查发现问题的汽车维修企业,相关部门立案查处4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更为关键的是,在该院的积极推动下,一家专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入驻该县,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辖区的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难题,实现了源头治理和闭环管理。
该院并未满足于个案整改成效,而是深挖个案背后的系统性问题。依托检察建议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双向衔接转化机制,该院将个案办理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转化为推动系统性治理的建议提案,成功推动建立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间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巩固了汽修行业治理成果,更为将数字检察监督拓展至新领域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该院副检察长廖文锋说。(张吟丰 李祖潇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