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依法合力斩断金融“黑灰产”链条
□ 马树娟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涉及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以及以“代理退保”为名实施敲诈勒索等行为。这批案例既清晰揭示了此类违法犯罪从组织到实施的全链条作案模式,也凸显出依法严惩此类违法犯罪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在宁某等人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案中,犯罪团伙为牟取非法利益,专门物色无还款能力、无购房资格的人员,通过伪造首付款凭证、大幅做高房屋成交价等手段,制造虚假购房和贷款条件,骗取银行信贷资金,并恶意申领、透支信用卡,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在另一起典型案例中,林某某、马某某等人则以“代理退保”为幌子,以高额退保金为诱饵吸引投保人,随后编造虚假证据,通过恶意投诉、施压纠缠等方式,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迫使保险公司支付高额补偿款并从中牟利,严重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秩序。
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的危害不容小觑。从宏观层面看,这类行为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威胁金融安全。例如,骗贷可能导致大量不良资产,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从微观层面看,无论是骗贷还是敲诈式退保,都直接损害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推高其运营风险与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可能由广大消费者承担,损害金融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为遏制此类乱象蔓延,今年3月,公安部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专题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这批典型案例正是这项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司法机关坚持依法办案,对不同角色的涉案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处置,做到罪责刑相适应,不仅彰显了法律的权威,也回应了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关乎国计民生。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既是保障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现实需要,也是守护老百姓“钱袋子”的重要举措。唯有监管机构、执法部门、金融机构与社会公众同向发力,才能合力斩断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链条,营造清朗有序的金融环境,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