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新闻 >> 正文
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引发的问题与治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07:50:58  来源: 人民法院报

原标题: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引发的问题与治理对策

□李永超 顾霞

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是指行为人通过硬件或软件等技术手段篡改、干扰机动车排放检验的数据,使原本排放超标或不合格的机动车在排放检验时能够虚假达标的行为。近年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使用作弊设备非法篡改检验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202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其中某机动车检测机构使用尾气排放作弊软件为400余辆机动车出具虚假证明文件。这种作弊行为严重妨害机动车排放检验秩序,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经分析,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作弊装置的制作、生产呈专业化。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装置的制作、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其中包括编写代码、绘制电路图、设计制作硬件设备、焊接加工以及测试维护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负责实施,相关负责人员分工明确、具体,形成完整的作弊装置制作、生产链条,整个作弊装置的制作、生产过程具有较高专业性,增加了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打击此类违法犯罪的难度。

二是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手段呈隐蔽化。机动车检验机构购买检验作弊设备,并将作弊设备串接在尾气检测分析仪与工控机之间,在对机动车进行检验时,行为人通过无线遥控器操控作弊设备,将分析仪收集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烟度及过量空气系数等尾气检验核心数据进行秘密篡改并上传至机动车尾气检验系统,使尾气检验值不达标的车辆顺利通过检测,整个检验的作弊操作过程非常隐蔽,难以被外界察觉。

三是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呈产业化。由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引起的违法犯罪已形成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黑灰产业链,上游为作弊设备的研发、制作,中游为作弊设备的销售、培训,下游为作弊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指导以及车辆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不同环节密切配合,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黑灰产业链。

针对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问题,笔者建议:

一是完善机动车排放检验的软硬件设施。机动车排放检验的软件系统、硬件设施存在漏洞为检验作弊留下可乘之机,在技术层面,应升级、完善机动车排放检验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在全国或省级范围内开发、应用统一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或检测软件,配置具有防篡改功能的检验软件和硬件设施,确保检验数据真实、可靠。

二是惩治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行为。依法全流程查处、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作弊设备以及破坏检验设施、篡改检验数据、提供虚假检验证明文件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涉及机动车检验作弊各环节、全链条的犯罪行为依法准确定罪量刑;对尚不构成犯罪的检验作弊行为,依法作出罚款、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实现全链条、全流程惩治机动车排放检验作弊行为,斩断黑灰产业链。

三是强化机动车检验的行业综合治理。首先,要严把入口关,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市场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应强化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准入管理;其次,要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管,将检验机构的运营纳入日常监管的执法检查;再次,建立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对篡改检验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违法情节严重的检验机构,依法吊销检验资质并纳入黑名单,责令退出机动车检验行业。(李永超,顾霞)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