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新闻 >> 正文
技术助力提升司法救助案件办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07:49:00  来源: 检察日报

原标题:技术助力提升司法救助案件办理质效

“没想到在网上咨询后,检察官这么快就联系了我。”前不久,70岁的谢某某通过12309中国检察网提交司法救助咨询后,不到24小时就收到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检察院干警的电话。这得益于该院设计的“将12309平台新信访事项提醒关联到邮箱方案”的新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将信访信息实时推送至干警邮箱,变“被动等待申请”为“主动发现线索”,为司法救助按下“快进键”。

技术破题:AI搭建救助线索“秒达”通道。“传统司法救助依赖当事人主动申请,但很多困难群众因信息闭塞或行动不便,往往错过救助时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负责人介绍说,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院干警自主设计技术方案,借助人工智能平台编写自动推送代码,将其嵌入Python环境测试运行,调试成功后,系统一旦检测到新的信访信息,就像“快递员”一样快速将信息传送到检察官的工作邮箱。

个案办理:技术创新点亮困境群众希望。谢某某的个案正是该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谢某某的丈夫因交通肇事身亡后,家庭失去经济来源,而她本人患多种慢性病,医疗支出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想去检察院申请救助,但腿脚不便,又不懂流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谢某某在村委会宣传中得知可以线上提交申请,便点击提交了咨询申请。

系统实时将咨询信息推送到干警邮箱,承办检察官当天电话联系谢某某,上门核实情况并协助整理材料。从发现线索到发放司法救助金,全程仅用时3天。“检察官主动上门帮助,让我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谢某某感慨道。

模式升级:从“人找政策”到“数据跑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检察院的这一创新举措,是司法救助领域数字赋能的有效体现。以往群众需专门跑部门、交材料,如今通过AI技术和数据共享,让线索“主动上门”。据统计,AI赋能司法救助工作以来,该院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平均办案周期明显缩短,救助覆盖率得到提升,“漏救”现象零发生。(韩丽莹 姚华硕)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