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山深处警民情深
长途开车累了,可以进驿站歇脚;担心上当受骗,有普法的“火塘夜校”;周末带娃没去处,“活力空间”为你解忧……如今,不论是住在普洱边境管理支队江城边境检查站驻地周边的群众,还是进出边境管理区的过往旅客,时刻都能感受到这群“戍边人”的暖心关爱。
“上次来还是另外一番风景,没想到短短几周,驿站功能越发齐全了。”2月27日,出租车司机刘某推开位于该站执勤现场右侧的工会驿站玻璃门,暖风迎面而来。扫码租用共享充电宝的间隙,他打量着焕然一新的综合服务中心:通透的落地窗前,几名货车司机正捧着热气腾腾的姜茶翻阅报纸;导服台前,民警辅警正为自驾游客详细讲解边境游路线。
环顾综合服务中心,正对大门的导服台和多功能茶水柜格外引人注目,茶水柜上方整齐摆放着供旅客阅读的书籍、报纸和便民药箱,下方的几个储物柜内依次摆放着千斤顶、螺丝刀、钳子等维修工具。休息区设在综合服务中心右侧的房间,钢架床、便携睡袋、饮水机等生活设施依次摆放在房间里。驿站虽然规模不大,却能为过往旅客提供休息、医疗、解决个人卫生等服务。
“这个驿站既是给旅客提供便利的平台,也是与旅客建立心连心沟通的桥梁。”该站政治教导员周朋超介绍,近年来,随着边境游逐渐升温,大量外地游客选择自驾来江城县游玩,为此,2024年8月,该站联合江城县总工会在该站原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建成涵盖停车区、休息区和综合服务中心三大板块的工会驿站,切实让边疆群众和过往旅客的出行变得更加温暖。
2月28日深夜,该站驻地国庆乡突降极端恶劣天气,大雾将这个边境小镇团团围绕,但该站“火塘夜校”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民警辅警围坐在火炉边与村民分享近期频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及防范技巧。火炉内的火苗不时跳跃,不仅驱散夜的寒冷,也拉近警民间的距离。
“小张,幸好前几天你讲了‘充电桩投资’骗局,这不,昨天我就收到这个短信了……”村民李大叔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手机,翻出那条诈骗短信,心有余悸地比划着,“如果没有你的提醒,我差点就信了。”民警张宏茹接过手机,仔细查看后,再次耐心叮嘱李大叔一些防范要点,李大叔不住地点头。
“火塘夜校”始建于2021年,源自该站民警在走访中发现当地村民法律意识淡薄,村民在劳作之余,缺乏有益的休闲活动。于是,民警萌生开办“火塘夜校”的想法,希望借助这个温暖的空间为村民带来知识与欢乐。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被吸引过来,“火塘夜校”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如今,这里不仅增设了图书角,摆满各类法律书籍,还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播放反诈宣传视频、法律知识科普片,让知识传递更加生动直观。
本报记者 谢玉鑫 通讯员 程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