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补短板、以案释法进行时,欢迎收看由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法办联合制作播出的《以案释法》。3月21号,在昆明北京路和白云路交叉口,五华警方抓了两名男子,两人究竟犯了啥事儿?一起来看。
民警介绍,今年2月份,他们接到线索,辖区内有人买卖营业执照、公司全套注册资料等信息,对线索进行研判后,3月初,五华警方先后抓获了六人。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茭菱派出所民警陶誉升介绍,六名犯罪嫌疑人是买家,通过向卖家搜集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的营业执照。
六人交代,他们仅花费数百上千元的价格,就能买到公司全套注册资料、营业执照,此后,又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上家。谁在出售营业执照?继续对线索进行深挖后,民警掌握了几名卖家的信息,3月21日,民警发现,其中两人出现在了同德广场附近,民警及时出动,在北京路和白云路交叉口将两人抓了个正着。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民警介绍,营业执照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核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证明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凭证,属于国家机关证件。任何伪造、编造、买卖行为都会影响国家正常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管理秩序。非法购买或出售营业执照涉嫌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民警也提醒市民,买卖营业执照的行为看似没有成本,还能获利,但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法律风险,极易被不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民警提醒大家,要提高法治意识,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千万不要为贪图小利而触碰法律的高压线。
以案释法嘉宾点评
北京浩天(昆明)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张阁麟律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中,"证件"是指国家机关制作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权利义务关系或有关事实凭证,包括营业执照、户口簿、工作证等;实践中也有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的,亦可构成本罪。随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大大降低了公司及对公账户的设立门槛。一些不法分子将改革"红利"视为犯罪"便利",通过设立空壳公司转卖牟利,严重违背了改革初衷。此类犯罪不仅是利用空壳公司实施犯罪的前提和基础,还为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应予严厉打击。从司法实践看,此类犯罪入刑门槛较低,如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不论情节是否严重均可构罪,获利数额大小也不影响犯罪成立,且对非法购买者与出售者均予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上述犯罪行为,应注重进行联合预防,如加强个人法律意识,防止因谋小利而触犯法律;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企业登记程序,防止登记申请材料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