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法治频道 >> 检察风采 >> 正文
“检察之星”展播——临沧市检察院毕起美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2日 17:23:11  来源: 云南网-云南省检察院微信
分享至:

  原标题:“检察之星”展播——临沧市检察院毕起美

  为多渠道发现培养、选拔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展示检察形象。云南省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检察之星”先进事迹宣传推介活动,自2018年6月起,我们不断在微信平台展示“检察之星”的风采。

  今天,向大家展示2019年2月“检察之星”临沧市检察院毕起美。

  毕起美, 女,2013年11月进入临沧市检察院工作,先后在法律政策研究室、公诉处工作,在检察日报等媒体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的课题多次获省级表彰,2017年3月至今任临沧市检察院派驻双江县忙糯乡邦界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先后荣获临沧市脱贫攻坚“驻村扶贫优秀工作队员”、双江自治县 “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努力学习强“本领”

  从一个农村娃到研究生,再从一名检察新兵到扶贫先进,毕起美始终把学习作为人生的法宝。2012年,毕起美顺利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并就职于昆明一家上市公司,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然而,都市里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没能阻断她对家乡的眷恋,2013年,她顺利考入临沧市检察院工作。来到检察院以后,她从零开始,勤勤恳恳,虚心、耐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本领。她参与编辑出版《临沧检察》10期36万余字,参与完成的课题多次获省级表彰,其中,2015年参与完成的《检察机关办理境外追赃追逃案件机制研究》被云南省委政法委评选为全省政法综治调研课题一等奖,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领导同事的高度认可。而在她的骨子里,对农村和农民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对贫困问题她能深切地感同身受。回报家乡,贡献力量,改变落后的家乡面貌一直是她心中未了的梦。

  一家三代当“队员”

  当党中央向全社会发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令,毕起美心中那个“到基层一线改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面貌”的未了梦再一次被唤醒。“去,丈夫在外工作、女儿刚满一岁尚在哺乳期间、母亲年近花甲;不去,自己不想错过这么难得的机会。”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毕起美还是向单位领导提出了申请,毅然决定到一线去,到偏远地区去,到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要从新开始,加之孩子小,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但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坚信自己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也能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带着这份雄心壮志,2017年3月,毕起美带着母亲和女儿,开启了“一家三代”驻村扶贫的历程。

  抓实支部强“堡垒”

  邦界村属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汉族拉祜族杂居,崇山峻岭、迂回曲折的道路,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10个村民小组606户农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4户,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

  面对邦界村繁重的脱贫任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带着这股压力,毕起美下到田间地头、走进农家院落,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村274户贫困户,核准核定了贫困户信息,全面了解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俗话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让邦界村能够如期脱贫,首先就得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第一书记,在毕起美心中有一种最朴素的认识,那就是要靠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来实现脱贫致富。

  针对村党组织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和部分党员缺乏党员意识、参加组织生活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她以落实“三会一课”为突破,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村“两委”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把全村党员从“一盘散沙”变成了“一列标兵”。为了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政策的同时转变观念,她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通过筹办“农民夜校”、“道德讲堂”、举行“加强基层党建、文化创造活力、聚力脱贫攻坚”乡村才艺展演等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来凝聚人心、提振精神。

  “毕起美同志年纪轻、思路宽、工作实,做基层党建很有一套。现在的邦界村党员活动多了,内容也更实际、精神面貌更好、人心更齐,党组织在群众的威信更高、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了。”邦界村村支书说。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在毕起美的带动下,通过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全村所有贫困户住上了安全稳固的小洋房,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了道路硬化;总投资达1150万元的《中央财政第九批重点县邦界片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全面完成,群众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看到邦界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村党总支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群众无不竖起拇指为毕起美点赞。

   产业铺路富“口袋”

  脱贫攻坚,基础是根本,产业是关键,没有产业作为支撑,脱贫之路就不会长远。

  “拉祜藤韵”——一个极具市场吸引力的美丽名字,这个让人一听就眼前一亮的茶叶商标正是毕起美亲自设计、亲自代言的邦界村古树茶叶品牌。

  大必地是邦界村拉祜族群众聚集、贫困程度最深的小组。毕起美通过深入分析该小组的致贫原因,结合该小组的茶叶资源、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历史底蕴等优势,她决定发动群众重点发展茶产业。针对技术难题,她组织群众开展茶叶种植管护和加工技能培训,引导老百姓科学保护百年以上古茶树、科学管护2000亩生态茶园基地;针对品牌欠缺,她在成立双江县忙糯乡邦界古茶贸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注册“拉祜藤韵”茶叶商标,先后推出邦界古树礼品茶、拉祜韵礼品茶,在电商和实体店进行同步营销。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电商”产业扶贫模式,邦界村实现了“造血”扶贫,村茶叶价格迅速攀升,老百姓收入明显增长。

  在毕起美和村“两委”、工作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800余元,产业发展思路也日渐清晰:小忙糯、邦界自然村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大必地、丙别自然村重点发展烤烟和茶产业...一朵朵“致富花”齐头绽放,一股股产业扶贫动力牵引着邦界村脱贫致富梦的实现。

 涓涓细流送“母爱”

  “富了袋子,不能穷了脑子,贫困户思想精神不脱贫,好比瘸着一只腿走上小康路,走不长远。”毕起美心里清楚,扶贫还要扶智和扶志,这才是智取制胜脱贫攻坚战的法宝。

  要扶智就得先育人。当看到当地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衣着破旧、性格内向、孤独无助时,毕起美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里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毕起美建立全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档案,策划开通“双江微邦界”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各界发起“关爱留守儿童,让我们心手相牵”的爱心捐赠倡议,组织社会爱心妈妈开展“大手拉小手、一对一”跟踪帮扶,让这些孩子从内而发的向上、向善。驻村期间,她先后组织爱心人士为邦界完小、荒田完小、巴哈村大忙赛小学、考起大学的困难学生等开展爱心捐赠活动10余次,结合邦界完小图书室欠缺的现象,动员组织爱心人士帮助改造建成图书室1间,组织捐赠儿童读物1600余册,努力做到扶贫扶智双管齐下。截止目前,共组织捐赠爱心善款79508元,组织200多位爱心妈妈给一对一帮扶的孩子捐赠爱心包裹302个、书信65封,组织捐赠现金和物资(包括爱心包裹)折价共计达60万余元,有效促成社会资源力量向脱贫攻坚汇聚,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注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手拉手播下今日梦想,心连心成就明日栋梁。”毕起美还受聘担任忙糯中学法制辅导员,利用职业优势多次组织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在毕起美和爱心人士的努力和倾心帮扶下,大山里的一个个小生命,在不知不觉中,生命有了另一种可能。

  在毕起美的驻村日记中,她写道:“教育一人,致富一家,影响几代人,在一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又有谁比母亲的角色更重要?幸运的是,母亲的角色给了我太多的力量,让我体会和明白爱和责任的分量。驻村以前我只有一个孩子,现在我有很多个孩子,每次他们见到我,都会争着抢着来搭话,追着跑着来亲近,未来,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省检察院政治部组织处供稿)

责任编辑:赵黎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