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战果再创新高;防范制毒严密有效;禁吸戒毒推进有力;重点整治深入开展;难点问题创新突破;禁毒教育广泛深入……
春暖花开时节,云南禁毒工作赢得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在2017年全国禁毒工作综合考评中获第一。
“禁毒整体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句总结性评语,是对云南禁毒战线所有的付出最好的注脚。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是一份奋斗的“告白书”。
“一把手”工程
在这份国家禁毒委发布的考评通报中,记者注意到,云南在综合成绩优秀的省份中之所以排名第一,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禁毒工作组织有力,禁毒责任有效落实”。
通报特别强调,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组织实施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切实担负起堵截“金三角”毒品入境内流的重任,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任军号亲自部署,分管副厅长郭宝靠前指挥,全面加大缉毒执法、禁吸戒毒、预防教育、禁毒管理、境外除源等工作力度。
“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领导率先垂范,基层看齐追随。云南禁毒工作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以上率下”,一个响亮的口号是“领导带头”——这是云南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成绩,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的法宝。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禁毒委主任张太原等领导多次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加强禁毒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云南省禁毒条例》。
省公安厅党委5次专题研究禁毒工作,为近年来最多。省禁毒委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禁毒职责,并加强对挂钩联系州市的督导检查。
省、州(市)、县(区、市)、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州(市)、县(区、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已成常态。
同时,各级公安机关把禁毒作为“一把手”工程,抓部署、抓推动、抓落实。在云南禁毒一线,无论是堵源截流,还是侦查破案,各级领导都靠前指挥、现场指导,这些早已成为一种惯例、一种风格。
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形成了部门协作同心同向、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良好状态,禁毒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云南禁毒工作高效运转,战果卓著,亮点频出。
勇夺4个全国第一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禁毒工作中,我省公安禁毒、边防、技侦、刑侦、监管、网安和机场、海关、铁路公安等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加大警力投入,整合情报资源,发挥各自专长,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构筑起防范、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钢铁长城。
2017年,我省各级、各部门以深化“5·14”堵源截流机制、推进“4·14”打击制毒专案、实施“8·31”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和“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竭尽全力遏制境外毒品渗透内流和省内毒品危害蔓延,取得明显成效,我省禁毒工作勇夺4个全国第一。
禁毒机构、保障和专业队伍力量居全国第一。在禁毒工作中,省、州(市)、县(区、市)、乡(镇)重点地区积极推进禁毒办实体化建设。中央及云南省各级财政将禁毒经费列入预算,不断加大投入,为禁毒提供强有力保障。去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禁毒经费4.6亿元,省级财政安排1.2亿元。经过不断建设发展,我省在禁毒机构、保障和专业队伍力量上位居全国第一位。
缴获毒品数量居全国第一。2017年,省禁毒委下发《“5·14”毒品查缉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公安、边防等力量资源,全力加强毒品查缉工作。我省不断推进情报、公开查缉、专案侦查融合机制建设。同时,我省推进全链条打击,组织开展“5·14”毒品查缉、春夏缉毒破案攻坚等系列专项行动。2017年1至12月,全省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2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万余人,缴获毒品25.54吨,缴获毒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一。
边境禁毒合作成效居全国第一。2017年,在国家禁毒办指导下,围绕实现“堵住源头,打在境外”目标,我省积极投入“中老缅泰”和“中越”边境联合扫毒行动,进一步巩固完善与缅、老、越、泰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禁毒机构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充分发挥7个边境禁毒联络官办公室作用,推动堵源截流战场向境外“金三角”延伸。特别是受老挝的请求,将重大毒贩张某才抓获移交老方的举措,圆满完成了两国公安最高层领导交办的艰巨任务。同时,商务、发改、财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还积极推进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工作。2017年1至12月,我省各级禁毒部门与缅、老、越、泰边境禁毒部门开展会谈会晤26次、联合办案31次、联合扫毒3次,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49人、吸毒人员63人,缴获毒品1.2吨,边境禁毒合作成效居全国第一。
缴获欲走私出境的制毒物品数量居全国第一。2017年,我省公安禁毒部门坚持打击与管理并重,以“4·14”专案机制为抓手,强力打击走私制毒物品犯罪。组织开展了“4·14-1”号专案、滇闽联合打击涉麻犯罪、重点地区人员排查管控等大规模、高频次的专项行动,成功侦破一批非法制贩制毒物品大要案件。2017年1至12月,全省查破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案件159起,缴获欲走私出境的制毒物品1666.3吨,为历年来最高,缴获量居全国第一。
禁毒“匕首”刺向毒品犯罪
甘磊50岁了,是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也是大队中年龄最大的禁毒民警。甘磊被称为“匕首”,2017年,这把“匕首”破获了该队最大一起运输毒品案。
2017年,在云南禁毒战线上,正是这一把把“匕首”,一柄柄“尖刀”,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才让群众获得了安全,奔向幸福生活。我省公安禁毒部门,以侦办部、省级目标案件为引领,以联合打击为手段,开展重大案件专案侦查,最大限度遏制境外毒品入境内流。2017年,全省共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20869起。
“抓预防,增强社会毒品防御力;抓戒毒,提高对吸毒人员管控力;抓打击,缉毒战果再创新高;抓查控,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抓合作,促进境外禁毒除源;抓整治,突出毒品问题有改观。”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郭有兵以这些有力举措来佐证这种“艰苦的付出”。
在预防工作上,我省以推广“曲靖经验”为抓手,培训毒品预防教育专(兼职)教师近20万人;集中开展学校“五个一”活动,毒品预防教育受教育率达到100%;加大禁毒教育基地(园地)建设力度,建成省级禁毒教育基地7个,州(市)、县(区、市)级禁毒教育基地(园地)133个。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结合“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三月综治维稳宣传月”“法治进校园”等活动开展面向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农村留守儿童及涉毒重点群体的禁毒“流动课堂”活动。组织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无公害销毁毒品、“6·26”禁毒日主题宣传、禁毒知识微竞赛、禁毒宣传“六进”等活动,取得较好效果。2017年,全省通过群众举报破获毒品案件2248起,缴获毒品3.62吨,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4.2%。
为提高对吸毒人员管控力,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委“贵阳会议”“宜昌会议”精神,持续加大吸毒人员清理排查和收戒管控力度。全省查获吸毒人员近6万人次,强制隔离戒毒吸毒成瘾及成瘾严重人员2万余人次,社区戒毒2万人次,社区康复万余人次。十九大安保期间,查控大批脱管失控吸毒人员,超额完成国家禁毒办下达的任务,受到公安部通报表彰。
着力夯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基础,进一步规范戒毒治疗工作,依托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等积极为社戒社康人员提供戒毒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工作。2017年,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93.76%;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占应就业人数75.76%。
抓打击,缉毒战果再创新高。我省禁毒战线以贯彻国家禁毒委保山会议精神为契机,组织开展“5·14”毒品查缉专项行动,公安禁毒、边防和铁路、机场、海关、邮政等部门严格落实全省统一公开查缉制度,进一步完善“陆、水、空、邮、物”查缉体系建设,严密“三道防线”查缉网络。
抓查控,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坚持打击与管理并重,主动作为、强力攻坚,组织开展一系列大规模、高频次专项行动,成功侦破“2·24”“5·06”“8·06”等大案要案,强力打击走私制毒物品犯罪。
我省启动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建设,深化数字化查控体系和禁毒情报平台一、二期建设应用;开展边境狩猎、堵截等系列专项行动,积极开展“打零”行动,治理特殊人群贩毒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提档升级再出发
2018年,云南禁毒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保持戒骄戒躁、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总结经验、精心谋划,制定新目标,作出新贡献。”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张太原对我省2018年禁毒工作作出批示。
“再鼓干劲,在2018年再创新战绩。”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任军号对全省公安禁毒工作作出批示。
“我们要对标对表先进,竭尽全力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全省禁毒工作提档升级。”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郭宝要求。
省禁毒办向各州市发出通知,要全力推进堵源截流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力推动境外除源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力推动打击制毒物品犯罪取得新成效,全力推动禁毒重点整治取得新改观,不断提升毒品问题治理能力,推动全省禁毒工作保先创优,跨越发展。
1月1日,保山市公安禁毒支队在对重点路段和主要通道展开公开查缉时,一举查获两起涉嫌利用客车、摩托车贩毒案,实现2018年元旦禁毒“开门红”;3月6日,在省公安厅禁毒局的指导下,普洱市公安局成功侦破特大贩毒案件,缴获毒品224.58公斤;3月9日,孟连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缴获毒品冰毒可疑物153.945公斤……
云南禁毒战线捷报频传,截至2018年3月,全省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899起,同比上升5.9%;缴获毒品5759.7公斤,同比上升31.4%;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046名,同比上升11.4%。2018,新征程再出发。
开拓创新,着力破解工作难题。积极配合推进“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建设”,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禁毒核心战斗力,把握禁毒斗争主动权;持之以恒推进涉毒犯罪特殊群体打击、治理工作;加快推进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救治工作;提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毒品预防教育实效。
锤炼执法本领,着力提升缉毒战果。最大限度遏制境外毒品内流,始终是我省禁毒工作的第一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守好西南门、控住边境线”的要求,以“5·14”堵源截流机制建设为引领,以“两打两控”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提高堵源截流工作效能,最大限度遏制境外毒品入境内流。
进一步增强情报能力,提升案件侦办能力,严密公开查缉体系,确保毒品犯罪破案数、抓人数、缴毒数和嫌疑人批捕数、起诉数不低于上年,缴获毒品数量保持高位。
强化禁吸戒毒,着力遏制吸毒危害。禁绝毒品滥用,萎缩毒品消费,减轻毒品的社会危害,始终是禁毒工作的根本追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源头治理意识,把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将吸毒、种毒问题管好、控住。
要加大吸毒人员清理排查和收戒管控力度,进一步抓实社会面吸毒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持续强化禁种铲毒工作。
严格风险管控,着力防范制毒犯罪。强化查缉封堵、专案打击、排查管控、行政管理,总目标是破案数、缴获数不低于去年;省内保持“零制毒”。
广泛开展宣教,着力发动群众参与;坚持境外除源,着力开展边境合作;注重统筹协调,着力强化重点整治;积极主动作为,着力开展扫黑除恶;狠抓教育管理,着力提高队伍素质。
力争实现“四个上升、三个下降”目标: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和制毒物品案件数上升,缴获毒品和制毒物品数上升,打掉制贩毒团伙数上升,抓获和起诉制贩毒犯罪嫌疑人数上升,外流贩毒人数下降,脱管失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数下降,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数下降。
本报记者 蔡立 孙本梁/文 通讯员 文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