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甘仕恩)“看着别的同事考核时被评为优秀,我后悔得不得了,当初自己怎么就心存侥幸做了错事。”一名因违纪而被取消评优资格的村干部懊悔不已。这是宣威市对全市3231名村(社区)干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廉考”的一幕。
近日,宣威市对全市村(社区)干部进行廉政审查。此次廉政审查工作由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本着考核出动力、考核出压力、考核出责任、考核出工作积极性的原则,把廉政审查工作作为当前村干部考核工作的首要环节,全方位对村(社区)干部进行深度“体检”。
据介绍,宣威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为监督直接责任人,对每一名村(社区)干部是否有涉嫌违反党纪政纪被立案调查情况,是否有因违纪违法受处分情况,是否有被问责情况,是否有群众反映的信访举报问题及核实情况,是否有其他违反党风廉政有关规定情况进行审查。在经过严格审查后签署相关意见报宣威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由市纪委信访室、检查室、案审室审核认定。
经过审查,2017年,全市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中,有 4人被举报正在核实中,5人被问责,55人受党政纪处分,其余审查对象未发现违纪情况。
根据村(社区)干部年度考核方案,24名年度内受“严重警告”“记大过”以上党政纪处分的村(社区)干部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40名年内有信访举报正在核实中、被问责、受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的村(社区)干部被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目前,共提出纠正考核结果建议1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