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治频道/ 云南法制
玉溪这位“警花”不简单 蜂蜜礼盒里都能查出海洛因
2018-03-08 17:57:25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每天早晨6点30分,闹钟滴答作响,可睡眼朦胧的杨倩倩还想再多睡一会儿,但昨天查到的毒品、被抓获的年轻小伙儿、随身携带毒品的老妇……一个个场景犹如放电影般在脑子里闪现,让她感觉已经躺不住了,于是揉揉眼睛干脆起了床,跟随战友们一起出操跑步、唱唱战歌鼓舞士气,就开始了一天的查缉工作。

 杨倩倩是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警务站的一名警花,这个警务站位于昆曼国际大通道玉溪境内、国道G8511线与213国道的交汇点。作为令贩毒分子闻风惧怕的天堑,警务站从建站至今,共查获毒品刑事案件4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2.9吨。

 

 18岁时,杨倩倩怀揣着对警察这个职业的向往,憧憬着穿着警服时的英姿飒爽,踏上了人民警察这个崇高神圣事业。一开始,家人十分反对,但杨倩倩却想来试一试,可这一试就是6年,越干越有劲,舍不得,放不下!她常说:“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大,对家庭的伤害大,多查一克毒品,少一克毒品流入社会,也是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把雨伞、两条凳子、三张桌子,这就是查缉队员们工作的地方。夏天,这里就像一个大烘烤箱,地表温度达50多度,鞋子踩在沥青路面上“呲呲”作响,再穿上十多公斤的防弹衣,一个小时下来,衣服就能从里湿到外,可这里却常常受到缺水的困扰,那么热的天,别说洗澡,喝水都得省着点;冬天,这里就是一个大风口,寒风刺骨,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只用柴火木炭烤火,烤着前面后面冷,直打哆嗦……杨倩倩和她的战友们就是在这里,忍受着夏日太阳的毒辣、浑身汗水的粘腻,忍受着寒冬北风的凌冽、长夜漫漫的煎熬。

 大客车上人员多,车上异味很重,人员复杂,全国各地的不同身份的都有,犯罪分子通常利用这种复杂的环境运输毒品,但无论怎样,杨倩倩始终到车上对所有人员进行核查甄别盘问,有疑点的人员还要对行李舱的行李物品进行一一检查。轿车车流量很大、藏毒方式隐蔽,物流车货物多,大货车载着几十吨的货物,这些杨倩倩都得亲自上手检查,站着、蹲着、趴着、跪着,各种各样的姿势齐上阵,一天下来,身上的骨头就像散了架。“你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这些,成了杨倩倩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可她就是从这些许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着过往的“带毒人”。

 作为优秀查缉骨干,杨倩倩被选派到保山开展大比武工作,在芒颜检查站查缉时在对一辆大货车进行检查时,发现车上有一股刺鼻的味道,且发现车上有特制的吸毒工具,对大货车和该车两名男子进行细致检查,在车的排挡杆和座椅背后查获鸦片、卡苦若干。 在玉溪查缉时,杨倩倩仔细观察着车站里来去匆匆的人,发现了一名假装淡定的男子提着蜂蜜礼品盒快步走来,直觉告诉她,这人有问题。倩倩迎面上去,让这名男子接受检查,可这名男子像没有听见一样,转身快步离开。果然,在该男子所提着的蜂蜜礼品盒内没有发现蜂蜜,却查获了6块包装完整的毒品海洛因,重达3002克。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在公开查缉中,不管是南边的天堑哨所,还是北边的繁华都市,杨倩倩总是首当其冲,大家都说她是一名“福将”,因为她认真、细腻,有一股韧劲儿,所以她总会有收获。 或许就是这样的坚持喝信念,让她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干着缉毒这一件事情。缉毒六年的工作里程里,她个人共查获毒品刑事案件65起,缴获毒品40000克,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2017年7月,因个人成绩突出,她被云南省禁毒委表彰为“查缉能手”荣誉称号。

 云南网 通讯员 王建文 孙晓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