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律师,我是牛街庄涵洞隧道遇难母子的家属,想咨询一下相关的法律和救助问题。”日前,昆明市官渡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接待大厅来了一名特殊“访客”。
2017年7月20日,昆明突降暴雨,导致主城区道路普遍严重淹积水,一对母子不幸命丧牛街庄涵洞隧道。失去了最亲的家人,遇难女子的丈夫陈某领着大女儿四处奔走、上访,想为妻子和儿子的死讨个说法,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在报纸上看到官渡区检察院开展救助工作的报道后,陈某来到了该院控申接待大厅。
当日接待陈某的检察官是许雪舟,其耐心热情地与陈某沟通交流、释法说理,引导陈某通过正确的渠道和适当的程序上访,找相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但陈某对检察官的回复仍然心存疑虑。
“大多数来访群众对检察官的答复持怀疑态度,但如果有第三方能够站在中立的位置和角度,为来访群众释法说理,那么,矛盾就比较容易化解了。”该院控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该院开始积极探索律师作为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工作。
官渡区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检信访案件工作办法》,并于2017年8月2日在昆明市县区检察院中率先启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试点工作,与云南云誉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律师到检察院“坐班”参与接待。
“陈某来访的那天,正是我第一次来检察院控申接待大厅‘坐班’,他家的不幸遭遇,我之前就看过相关报道。”当日接待陈某的段律师说,他从律师的角度指引来访当事人走民事程序,到相关部门寻求救助途径。许雪舟和段律师从信访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与陈某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沟通,最终陈某满意而归。在检察官和“坐班”律师的共同努力下,矛盾被有效地化解在基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律师出面接待,令案件当事人信任和信服,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达到了有机统一。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官渡区检察院主动与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积极搭建律师参与化解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平台,保障了律师参与接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院与律师事务所共同选定“坐班”律师,并制发了律师参与接访日程表,明确了值班律师、值班时间、工作要求等事项。同时,该院进一步明确了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和代理的工作服务范围,确立了合作双方定期联系工作机制,加强情况互通,意见反馈,形成工作合力。
目前,云誉律师事务所选派的7名律师共参与接访14件20人,其中“坐班”接访11件15人,预约接访3件5人。在接访同时,来访人和参与接访的律师达成了5件诉讼代理案件的意向,该试点工作取得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