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菲娅/文 通讯员 陈俊昆/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进一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服刑人员的教育引导作用,省女一监将2018年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希望服刑人员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在经典的洗礼中改变,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寻找自我、改变自我、重塑自我,以踏实、积极的改造作为自己奔向新生的基石,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监狱长倪丽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启动仪式上说道。
播下 传统文化的种子
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副政委李艳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省女一监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监狱的八个监区按照“仁心思悟智慧明德”的顺序命名监区名称,同时根据监区名称开展不同内容的监区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服刑人员生活中。与此同时,省女一监在监狱图书馆设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柜,专门存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给服刑人员借阅。开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坛、开设广播课程《空中课堂》,通过讲授、录播等形式增强服刑人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每年还会组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比赛,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促进服刑人员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5年,省女一监在服刑人员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完成了《弟子规》和《三字经》的背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受到广大服刑人员的喜爱,还对提升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2017年7月,省女一监联合云南省国学馆、晋宁国学馆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李艳告诉记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监狱教育改造,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一步,引入的内容、邀请的老师、讲授的课题都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促使服刑人员发自内心地去找寻自己的问题,自觉修正问题,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收获 心灵回归的喜悦
2017年7月,省女一监联合云南省国学馆、晋宁国学馆举办的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首期在省女一监开讲,云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馆特聘讲师、云南首届孝道文化节主讲教师张宝芬首先带领在场人员齐读《百孝篇》,然后从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孝顺父母的意义以及如何孝顺父母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同时辅以真实的案例对服刑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服刑人员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明白“孝”的真正内涵。
“我原以为我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不错,今天听了老师的课我反思自己,发现我并没有做好,如果我真的做到孝顺,又怎么忍心让家中80岁的老母亲每月往返于探监之路,我想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错了,请您原谅我!”服刑人员张某的一席话,代表了在场大部分服刑人员的心声。
“你们在这里服刑,你们的父母比你们还痛苦,但是你们触犯了法律,要接受惩罚,她们一边忍着痛苦,一边还要安慰你们好好改造,其实父母比你们更苦。”在讲座最后,张宝芬邀全体服刑人员一起起立,向远方的父母说声“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并行三鞠躬礼,此时,大部分服刑人员的眼眶都湿润了,这既是她们对过去犯下罪行的忏悔,也是心灵回归后的喜悦。
在此后6个月,每月一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获得了服刑人员的认可。
“我以前不喜欢听讲座,但现在我觉得讲座挺有意思的,我要改掉坏习惯,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我想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在听完云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馆馆长辛豪杰的讲座后,服刑人员李某说。
在讲座中,吴某讲述了她因为无知走上贩毒之路,被捕后心怀怨恨,直到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启蒙,才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所犯的错。“学了两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后悔,要是早点学到这些,我可能就不会进来了。”吴某激动地说。
“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说的服刑改造就像是在擦一个布满油污的灯泡,当我们祛除那些附着在灯泡上的罪恶时,我们的本心自然就会发光发亮。”服刑人员张某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真的很好,很多服刑人员都反映能学到知识,比单纯的看书好多了。”省女一监的一名监区警察表示。
期待 更加灿烂的明天
在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启动仪式上,省女一监新岸艺术团以“浸润经典”为主题进行了表演,第一篇章《经典唱诵》,身着汉服的女子踏歌而行,抚琴而歌,尽显古典之韵,一首《关雎》唱出古人“思无邪”的朴素情怀。第二篇章《中华之韵》,身着紫衣的少女舞剑而起,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果敢顽强和浩瀚正气;以传统儒、道哲学为基础演变发展而来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体现了中华文化强调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立身法则;以柔克刚的太极拳表演则表现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气度。第三篇章《经典诵读》,八个监区围绕中华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进行诵读,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在全场人员齐声朗诵《弟子规》中结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与震撼萦绕在每名服刑人员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通过3年递进式的教育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服刑人员的生活中,对她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较大影响,真正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人、感化人的作用。”李艳说,在看到服刑人员的改变后,省女一监决定在第四监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试点,试点工作以践行《弟子规》为主,在经典诵读的基础上加入“小家文化、践诺行动、礼仪教化”。由警察和服刑人员共同制定践诺行为47条、礼仪规范54条。2018年,将以《弟子规》《孝经》《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为诵读内容,全方位开展教育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阔,讲解注释的经典不在少数,如何能让这些经典教育引导服刑人员,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往年学习的基础上,今年邀请老师深入解读经典,再由警察进行引导和行为养成,多管齐下,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这也是省女一监践行治本安全观的体现。”倪丽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