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辉煌,彰显着城市的温馨。
道路顺畅通行,承载着所有普洱交警的愿望。
普洱:“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2017年,普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统筹抓好公路安全防控和城市交通治理协调发展,强化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城市文明交通治理、科技信息化建设运用重点工作措施,奋力推动公安交管改革措施落实和交管服务民生工作,着力打造过硬队伍。
该支队通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抓源头、防风险、严执法,全力防控道路交通事故。
2017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普洱市“四项指数”全面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队伍建设保持了总体平稳,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排查事故隐患点
2017年以来,普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加强向各级党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和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整合优化管理力量,加大责任落实、经费投入、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推动政府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辖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进一步夯实“五个一农村道路防控体系建设”,构建“权责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同时,协调联动安监、交通、运政等部门,定期将普洱市“两客一危”车辆每月违法、事故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运输企业及时整改。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重整工作思路,找准隐患症结,认真梳理辖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采取政府挂牌督办方式逐年整治,全面加快推进“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共排查出78个事故多发点段,年内上报2处省级挂牌督办点,推动普洱市安委办确定2处市级挂牌督办点。
开展综合整治
该支队抓住“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创文”工作措施落实。同时,积极组织民警、协警深入“包街”责任区,开展环境综合集中整治及迎检工作。最大限度将警力投放到城区道路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严厉整治“三驾、三乱、两牌、两闯”及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对路面实行严密有效管控,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确保路面不失管、不失控。
同时,充分挖掘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在路内和人行道上及街巷施划停车泊位,有效缓解泊位缺口大、市民出行难的实际问题,增设人行道护栏、“机非”分隔带、中央隔离栏,施划斑马线,严格规范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各行其道的通行管理措施,实现良好的通行秩序,有效解决主城区高峰时段拥堵、驾车出行停车难等“城市病”问题。
2017年,共改善、新增灯控路口15个;新建、改建停车场、停车泊位1.62万个;施划标线45万米;改善、新增各类标志标牌2420块;新增设置中心隔离栏、非机动车隔离栏、人行道安全护栏2.9万米。
深化“放管服”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所有科目(科目一、二、三和安全文明知识)全部实现互联网自主约考,方便群众学驾考试,真正达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截至目前,普洱市共计25万人次通过互联网“交通管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手机“12123”平台预约考试。在普洱市26家摩托车销售点推行带牌销售及注册登记前免检措施,充分体现便民利民政策。
普洱市机动车号牌制作车间于2017年8月4日正式上线运作,制作一副小型汽车类号牌从机器开始压制到成品号牌所需时间只需5至8分钟,号牌制作车间的成立,不仅大大缩短群众领取号牌的时间,更节约群众往返取牌的费用开支,机动车号牌制作的下放改革,打通了公安交警部门车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该支队全面推广互联网缴纳考试费用政策,提前对普洱市16家驾校(包括各分校)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对网上考试费缴纳进行培训学习,保证网上缴纳考试费用工作顺利推进。推进电子化缴纳交通业务费是全面深化落实省公安厅“放管服”的重要举措,网上交费更加高效、快捷、便民,至此,普洱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工作步入电子化新时代。